- 浏览次
作者:
严文明
农业起源与中华文明
作者:严文明 发布时间:2012-09-17 16:25 访问次数:2379
演讲人:严文明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
演讲时间:2008年4月
严文明,1932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主要著作有:《仰韶文化研究》、《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长江文明的曙光》,参与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讲讲“农业起源与中华文明”。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大约占全世界人口的22%,可是我们的耕地面积只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7%,我们是靠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其实,在历史上从有人口记载开始,中国的人口大体上都占世界人口的1/4左右,所以中国的农业选择了一条精耕细作的道路,否则我们这么多的人口吃什么?国家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一直激励着我,想探讨一个究竟。中国农业是怎么起源的?它怎么会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这是我研究农业起源的一个动力或者一个原因,也是我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的一个原因。
农业起源对人类古代文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知道,全世界有三个主要的农业起源地——我这里讲的农业主要是指谷物农业,是栽培作物。
一个在西亚,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及其周围地区。这个地方是小麦与大麦的起源地,也是绵羊和山羊的起源地。这种农业叫做有畜农业。这类栽培农业分两种,一种是有畜农业,一种是无畜农业——就是只有栽培作物,不养家畜。西亚的农业是有畜农业的,这种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两河流域的文明,就是古苏美尔、阿卡德和后面的巴比伦。这种农业传到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传播到印度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这个印度河大家要知道,现在不是在印度,而是在巴基斯坦,因为巴基斯坦跟印度原来是一个国家,都叫印度。所以这个以小麦、大麦为基础的农业,传播范围相当广,在历史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个就是中国,中国是小米和大米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主要在黄河流域起源和发展,后来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北方现在主要的谷物是小麦,而小麦又是从西亚那边传过来的,不是中国原生的。中国的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所以中国是两种农业的起源地——北方是以小米为主的农业,南方长江流域是以大米、稻作农业为主的农业起源地。西亚那边小麦、大麦是在一块儿的,它不是两个系统,这跟中国是有所不同的。
第三个是在美洲,美洲是玉米的起源地。我们中国现在也大量地种玉米,玉米是在明代才传过来的。美洲的农业是无畜农业,它没有家畜。它是以玉米为主体,还有南瓜、豆类,所以这个玉米、南瓜、豆子,在印第安人的传说里是叫做“农业三姐妹”。
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中心,就是这么三个。它们都对后来古代文明的产生起了决定性作用。美洲有美洲文明,大家知道现在美洲的印第安古代的文明,像玛雅文明、安第斯文明,年代也比较早,当然比中国还晚一点。但是它的影响范围仅限于美洲。中国的文明代表了东方文明,它对周围的国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河流域的种种文明,后来发展为古希腊、罗马文明,这就是西方人的古代文明。所以就全世界看,或者说是有三大文明中心,或者说是有两大文明中心——也就是东方、西方,中国占了一方,这个与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有非常大的关系。
陕西半坡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谷子
解开稻米起源地之争
几十年以前,在考古学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的时候,研究农业起源的主要是农学家。农学家根据栽培种与野生祖本的关系,根据各品种的分类,总之他们的根据是植物的基因库,基因种类多样化的地方,就应该是农业起源的中心。所以一般都认为印度是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后来日本学者提出山地起源说,认为东南亚北部的山地,包括中国的云南,泰国、缅甸、越南北部,还有印度的东北部,这个区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
有一个很有名的日本学者,叫做渡部忠世,他写过一本叫做《稻米之路》。他在印度、泰国、缅甸的北部找了一些寺庙,这些寺庙是用土坯盖的,土坯里面有稻谷。他采集了标本,从稻子的形态上做了一个排比,他的结论是稻谷从那个山地向湄公河流传,也就是现在的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一带,这叫湄公河系列。我当时就跟他辩论,问他采集的那些稻子有多少年?他说起码有一两百年了,那个寺庙盖了两百多年了。我说栽培稻子有几千年了,你两百多年排出来了有什么用,跟起源有什么关系?比如中国有个占城稻,占稻很明显是从越南占城传到中国的,那不等于说这个占稻是越南起源的?北京的京西稻是从日本弄来种子栽的,那不等于说这种稻谷是日本起源的?实际上,这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光是农学家的研究,还不能弄清楚这些农作物是怎么一步一步演变到现在的。考古学就有这么一个优点,它可以把年代排比得非常清楚,哪个最早,哪个比较晚,怎么一步一步发展下来,然后把年代排列以后,再来排稻谷种子,看看它有什么变化,它是怎么变化的,它的源头是一个还是两个甚至多个?但是在排比稻谷的形态、基因的时候,还是要靠农学家。
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农具
什么是农业产生的原动力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960万平方公里,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于农业,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能成为农业的起源地。中国的自然地理,大体上是这么一种态势,周围有高山、有大海,大体上自成一个地理单元。
从气候上来讲,中国有几个带。一个就是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包括新疆、甘肃的一部分、宁夏的一部分和内蒙古这一带,这是一个西北干旱区。这个地区的面积大约占全国的1/3,人口比较稀少,有大量的草原、沙漠和高山。这样的地方不适于农业的起源。然后是青藏高寒区,就是西藏,还有青海的一部分。这个地方占全国的土地面积22%左右,将近1/4,当然也不适于农业的起源。然后东面这一部分,叫做东部季风区,这是受到东南季风影响的地区,也是中国现在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这个东部季风区,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多,但人口占96%。其中人口更密集的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个东部又分成四块。最北面叫东北,东北气候比较寒冷。中国的农业是在一万多年以前起源的,那个时候这个地区气候更冷,那是在更新世,更新世有一个时期叫冰河时期。后来进入全新世,这个时候气候逐步回暖,但是它在回暖期间还是比较冷的,不可能是农业的起源地。中国的南方——南岭,在湖南、江西和广东、广西之间,也叫五岭,这个地区以南,就是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岛、云南的一部分,台湾的一部分,这个地方我们平常通称为华南。这个地方因为纬度低,气候变化对它的影响很小,它是长夏无冬,或者说夏天特别长,冬天特别短,因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所以那里的人没有生活压力,因此也没有发展农业的动力。
只有两个地方,一个黄河流域、一个长江流域,这两个地方历来人口比较多,在这里可以发现许多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两个地域都有一个漫长的冬季,冬季的食物资源比较缺乏,先人就得想法子来增加食物的资源,这就是农业产生的一个社会动力。而这两个地方又恰恰有可以栽培的野生祖本植物。小米的野生祖本、粟的野生祖本,就是狗尾草,这里到处都是;黍的野生祖本在华北地区也能找到,有野生黍。所以人们可以栽养它。那么在长江流域呢,有野生稻,到现在还有,江西、湖南都还有,这些地方是野生稻分布的北部边缘。为什么许多农学家考虑野生稻从印度起源、从山地起源,还有一些农学家考虑从华南和东南亚起源?因为这些地方野生稻非常多。长江流域野生稻很少,是野生稻生长的边缘地带。然而,他们就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些野生稻多的地方,其他的食物也多,人们就用不着种了。
稻谷作为食物的优势在哪里?它的优势是易于贮藏,填补冬季食物的匮乏。而且稻谷又是一种一年生的植物,种了以后等不了几个月就可以收获,到第二年开春又可以下种。要是别的植物,比如说水果或者是干果,像栗子、橡子,你把这些种子保存后播种,多少年以后才能结果,周期太长。谷类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优点。所以在这样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背景下,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就成了两种农业起源的温床。
中国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
公元前6000多年,中国北方已有了能储藏十几万斤粮食的窖穴,1000多年后,中国南方的河姆渡人已经吃上大米饭
刚才讲的都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那么中国农业的起源,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呢?
以前我们大体上知道,黄河流域是小米的起源地,那是一种推论,没有事实证据。直到50年代发掘西安半坡遗址,在那儿的窖穴里面和陶罐里面都发现有粟——就是小米啊。当然已经只有皮壳了,但是那个形态还是完整的。在一个窖穴里面就发现了成百斤的粟(我说的成百斤是要换算成新鲜的小米,那个皮壳没有多少分量)。半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个时期中国北方确实是种小米的。以后在仰韶文化的好多遗址都发现有小米,而且是两种,一种是粟,一种是黍。仰韶文化的年代大体上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这是不是就是农业起源的时候呢?不像。我们觉得那个时候农业好像已经比较发达了。
河北磁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磨棒
1976年在农业考古历史上是非常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在河北武安磁山一个遗址里面发现了上百个粮食窖穴,这些粮食窖穴里面,有的粮食装好后,上面封一层土,这样窖穴里面就能保持比较干燥的环境。这些粮食窖穴中有80个里面还保存有粮食,当然都已经成为皮壳了。当时做了一种叫做灰象法的研究,认为是粟。最近的研究证明里面还有黍和其他一些作物,但是以粟和黍为主。把这些窖穴里面储藏的粮食换算成新鲜的小米,有十几万斤。这里发现的粟比过去所有遗址曾经发现的加起来都多,而它的年代是公元前6000多年,这一下子把农业的起源提早了一千多年。同时还发现做得非常好的农具三种,一种是石铲,翻地用的,证明这个时候已经知道翻地了;一种是石镰,就是石头样子的镰刀;还有一种就是石磨盘、石磨棒——加工谷物的。与磁山几乎同时发现的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发掘出的农具跟磁山的几乎一样,只是石铲、镰刀都带锯齿,比磁山的更先进了。差不多同时在甘肃的大地湾窖穴里面发现有粟,而且还是一把,穗子还有,捆在一起。以后在辽宁新乐、沈阳这些地方也发现了小米。所以这样一来,整个黄河流域,甚至再往北一点的内蒙古、辽宁这些地方都发现有这两种作物,年代都是公元前六千几百年,最早的差不多接近公元前7000年。前不久,北京大学与北京市文物考古所合作发掘了北京西郊门头沟的东胡林遗址,这个遗址的年代距今是一万多年,最近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也有小米。
这样,我们是从后面一直往前推,实际代表了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也就是说像东胡林这样的,可能是农业的萌芽阶段,它当时的主要的食物恐怕还是靠野生采集、捕猎,少量的栽那么一点谷类作物,除了这个石磨盘、石磨棒以外,我们没有看到石镰,也没有看到翻地的工具。
但是第二个阶段,即公元前7000 年到5000 年这个阶段,也就是相当于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这个阶段,我们把它叫做确立期,农业在人类生活中间已经确立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农业产品已经成为食物的重要构成部分。我们看到磁山有那么多的谷物遗存,证明农作物应该是食物构成的重要来源。而这个时候除了种植谷类作物小米以外,还养猪。所以这个时候的农业,已经跟后代的农业有非常明确的联系了。在这个时期,中国整个北方都种植两种谷类作物,工具有了进一步发展,更能看得出来的就是聚落——人生活的村落扩大,人口明显增加。这种聚落扩大,人口增加,一定是有粮食生产这个基础。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这个时候旱地农业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再往后发展呢,我们叫它龙山时代,年代大概相当于公元前3000 年到公元前2000年。这1000年是一个扩展期,就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向外传播。传播到哪里?主要是:一是往东传到朝鲜半岛,传到现代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一部分到了日本的九州半岛,这是旱地农业;一是向西传播到甘肃,新疆;还有往南,长江流域有一些水利条件不好的地方,也种小米。我这是讲的旱地农业。
那么稻作农业呢,也有类似的这么一个发现过程。稻作农业,最早考古学者开始注意的是湖北,湖北京山县的屈家岭和天门县的石家河,这两个地方叫做屈家岭文化,地层中间发现了有稻谷的遗存。这个遗存是稻谷的壳,本来掺在泥里面,后来这样的泥用于盖房子抹墙,房子失火,墙壁的土被火烧成红色,我们在考古上把这种土叫做红烧土,因此泥里面的稻谷壳的痕迹就留下来了。就在这两个地方,发现了红烧土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稻谷壳。那个时候鉴定这个稻子是栽培稻,而且是粳稻。大家知道,稻谷有两种,一种叫籼稻,一种叫粳稻。籼稻,北京人喜欢说机米,就是我们吃的那种长长的机米,现在像秦国米也是籼稻;粳稻,北京人喜欢说是大米,像北京的京西稻、天津的小站稻、还有什么盘锦米,那都是粳稻。湖北的这两个地方出现的稻谷是粳稻。经过测年,这两个地方是公元前2000多年的遗存,也就是说离现在有4000多年了,中国4000多年以前就种稻子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但是后来类似的发现非常非常多,在长江流域比它早的有的是。
1976年更大的发现出来了,那就是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遗址。为什么呢?河姆渡遗址在离海不远的地方,被海水淹了,海泥遮盖了这个遗址。这样很多有机物就保留下来了。因为跟空气是隔绝的,又在地下一定的深度,这样冬夏的气候变化对遗存不发生作用,它等于是恒温隔氧的,海泥里面还含有一点盐分,可以起保护作用。这样,那里就发现了很多东西,在别的任何遗址里面都没有见过。比如说盖房子的木料,几千根木头,而且还有榫卯。河姆渡遗址的年代是公元前4500到5000年,也就是离现在6500到7000年,保护这么好,在考古学上有许多突破性的发现。那里的房子是一种所谓干栏式房子——地上埋桩,上面辅地板,再在上面盖房子。当时的人们在加工谷物的时候,一些皮壳掉在地板下面了,堆积成上百平方米,包含大量的稻谷壳、稻叶,经换算也是多少万斤。同时那里还发现了翻地的骨耜(南方叫泥铲,是专门挖泥的),是用牛的肩胛骨做的,第一次发掘就发现70多个。遗址有些陶器上还画了画,有的画的是稻子黄了以后低着头的,一束一束的。很多人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早稻作农业已经有这么发达,河姆渡人能吃大米饭!特别有意思的是,竟然在一个陶釜的底上发现了一块锅巴,这证明它确实能够把稻子加工成,完全把壳去净了,可以做成大米饭了。
我开始研究农业的起源,就是因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河北的磁山、一个是浙江的河姆渡。以前外国人说,这个稻作农业是印度起源的,或者东南亚,或者是什么山地,我就想研究研究到底稻作农业是哪里起源的。
大家想,河姆渡的稻作农业这么发达,当然不是起源的时候,稻作农业的起源应该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湖南洞庭湖西边的澧县,发现一个遗址叫做彭头山。这个遗址也发现了很多红烧土,里面有稻谷壳。而且彭头山遗址发现的陶器里面也掺着稻壳。研究发现它们也是栽培稻,不是野生稻。彭头山的年代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7000年,又比河姆渡早了一两千年。
在1993年,我跟美国的一个农学家马尼士合作,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做考古工作。马尼士在美洲做过40多年的考古,把美洲的玉米的起源弄清楚了。原来最早的玉米,只有两三厘米高,以后越长越大,是人工培养的结果。以后马尼士又在西亚研究过小麦、大麦的起源,所以他对农业起源研究有着非常丰富的考古经验。我们一块到江西万年仙人洞,旁边还有一个洞,叫做吊桶环,我们在两个洞穴挖了半天,非常遗憾,没有找到稻谷的遗存也正常,那是公元前1万多年以前的遗址,而且是洞穴遗址,没有找到稻谷的遗存也正常,但是我们找到了稻谷的植物硅硅酸体,平常我们叫它植硅石。大家可能不知道,稻子的稻叶上面有一种特殊形态的硅酸体,这种硅酸体不会烂,它在土壤里面一定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得出来。因为这种特殊形态,稻子跟别的植物都能分开,就是说尽管我们没有找到稻子,但是找到了稻子腐烂掉了以后的这种硅酸体。
就在这同时,在湖南省南部道县玉蟾岩,那个地方是湖南省现在的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主持发掘,他竟然发现了两粒稻子,同时也有硅酸体。后来,我跟美国哈佛大学的另外一位教授巴尔·约瑟夫合作,共同发掘湖南道县的玉蟾岩,虽然动作很大,但只发现了一粒稻子。这粒稻子又像野生稻,又像栽培稻。我们就是要找这个,这才像刚刚起源时候的东西,年代呢,是公元前一万多年。
我们把这些情况联系起来,从后一直往前推,像玉蟾岩和仙人洞的稻作农业应该是第一个阶段即萌芽期,刚刚开始栽培。我想这个时候的稻子,在当时人的食物的构成里面不会占重要的地位。第二个阶段就是确立期,就是像彭头山文化那样的一个阶段,公元前7000年到5000年。那时已经有大量的谷物出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发展期,这相当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阶段,也包括河姆渡。这个阶段已经发现有农田了。我这里加一句,稻作农业的地一定是平的,因为地里面要装水,水多了不行,水少了不行,所以它必须要有个地块,周围有田埂,水多了要排掉,水少了要浇灌,这是稻作农业比旱作农业麻烦的地方。但是我们在彭头山遗址就发现已经有了田块的萌芽。最近河姆渡旁边又有一个遗址,叫做田螺山,我们现在还在发掘,在它周围我们探测出大概有八九十亩那么大一块稻田区。第四个阶段是扩展期,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扩展到哪里去?三个方向:第一条路线是东面。东面先从长江流域到华北,到山东半岛,再从山东半岛到辽东半岛,到朝鲜半岛,到日本的九州,到日本的本州,这条路线非常清楚。可是在日本,大部分学者主张水稻是从长江口传过去的,路线很近,而且中国的稻作农业长江是一个中心。我提出来的这条路线,他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是按照稻谷考古发掘的年代来确定的一条路线。我主持发掘过山东半岛栖霞县的杨家圈,在那里发现有水稻,属于龙山阶段,公元前2000多年。然后在辽东半岛的大连,也发现有稻子,是公元前1000多年。以后在朝鲜半岛跟日本九州都没有发现过超过公元前1000年的稻谷。因此才确定了这条路线。另外比如说日本的遣唐使,基本上也走的是这条路,因为这从陆地上走比较方便。从山东半岛到辽东半岛中间有一个长岛,过去叫庙岛群岛,我在那里也做过考古工作。很明显,在辽东半岛可以发现属于山东半岛文化的东西,可在山东半岛却没有发现过属于辽东半岛的东西,这就说明传播的路线是从南往北。辽东半岛到鸭绿江口,考古发掘中有很多东西都像,可是鸭绿江口的这些东西跟山东半岛的就很不相同;而从鸭绿江口到朝鲜又有很多东西像,但是把朝鲜的东西跟辽东半岛比又不像了。所以后面我提出一个叫接力棒似的传播路线。我们知道,农业不是一个东西,比如说一件瓷器,假如有贸易路线,可以传得很远,哪儿的人都可以买。稻作农业不是大米,不是稻谷,是一个产业。农业的开展需要有农业知识,要知道怎么样育种,怎么样栽培,怎么样收割,怎么样加工,是一系列的问题,这是文化。这个文化它不可能传到一个自己根本不知道的地方去,比如说当时长江口有那么几个人跑到日本去,日本人怎么能让他来搞稻作农业呢?而且从长江口到日本去有没有可能呢?有的日本学者说可能,没准有个风暴,或者有个海流可以让人漂过去,我说那不是九死一生的嘛,九死一生跑过去还传播农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按照接力棒理论就好办了,我跟你是邻居嘛,我怎么种的你也知道,这样就可以一站一站地传过去。第二条路线是东南亚,这里我就不详细讲了。第三条路线是西南,包括云南西南,云南是最后传播的路线。当然到了云南,还可以接着传,比如说缅甸等等。
我以上讲的这些都有考古学的依据。依据考古发掘的年代和农学家对这些稻谷遗存的分析,我们的结论就有了科学基础。
左图为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木柄骨耜,右图为稻粒
中华文明为何从未中断,缘于两个农业体系大而互补
事实上,到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时候,中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就已经形成了。
在北方,就是以种两种小米为主的农业体系。这一农业体系中还种有别的东西,比如桑、麻,还有一些经济作物,比如豆子,有些地方也种稻子,以后又从西方引进了小麦、大麦。关于小麦、大麦,过去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就提出来过,认为是外来的。过去主要的谷类作物在北方,就是两种小米。不知道大家读过《诗经》没有?《诗经》里面就是很多地方讲黍、稷,黍稷,黍稷稻梁,黍就是现在的黍;稷,有人说是另外一种黍,有人说就是粟。《诗经》里面也有稻梁这些词。直到汉代以后,小麦才在中国的北方大量种植起来。在这样的农业体系中,家畜以猪为主,同时还产生了对应的耕作制度和农业工具,总体构成了一个农业体系。所以,我们提出在黄河流域的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以种植粟和黍为主要农作物的旱地农业体系。
在长江流域呢,形成了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农业体系。在这个农业体系里家畜也是以猪为主,但同时有水牛。
这两个农业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来讲极为重要。为什么?这两个农业体系在两个地方,但两者又紧挨着。北方旱地农业歉收了,南方的水地农业可以做补充;南方水地农业歉收了,北方旱地农业可以做补充。而且这两个农业体系涵盖的地方非常大,大家翻一下地图就知道了,比伊拉克要大好多倍,比埃及也大好多倍,比古印度那块地方也大好多倍。这两个大而互补的地方,会起一种什么作用?因为大,它就有一个宽广的基础,而中国周围都还是采集狩猎经济,没有强势文化。即使有一个比较强势的文化来干扰,它这个核心地区也是稳稳当当的。西方就不是这样了,尽管有的地方发展程度很高,但它比较脆弱,有一个野蛮民族入侵,一下子就把它消灭了。所以不管是像伊拉克两河流域的文化也好,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也好,都中断了。现在的埃及人不是古埃及人的后裔,现在的印度人也不是古印度人的后裔,两河流域也一样。只有中国这个地方没有中断过。这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特点。中国文化的特色,就以这个广大的农业为基础,而且是两个农业体系,就像双子星座似的,拧在一起。
上排三字为甲骨文“来”字,下排三字为“麦”字
左图为北方旱作农田,右图为有“鱼米之乡”之称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农业起源尚有许多未解之谜
第一个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至今发现很少,北方就更少了。要把农业起源的根本问题弄清楚,这一部分工作还得继续做。大家想一想,我曾经在仙人洞遗址挖了很长时间,一个稻子没找到,只找到了硅酸体;在玉蟾岩,汇集了世界顶尖的农学家、农业考古学家,但是大家的发现也很有限。这就告诉我们,要把中国的农业起源真正说清楚,还要做很多工作。
第二个,就是考古发掘的人很多缺乏农业知识,于是有很多的农业遗存被当作一般的土扔掉了。所以在考古学方面,要大力推广农业考古知识,否则像现在这样基本建设规模如此之大,到处都需要抢救性发掘。这种发掘粗糙得很,很多信息都给丢掉了,非常可惜。所以我一再呼吁,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考古工作,也要仔细做,否则损失没法弥补。
第三个,对农具的研究不够。我们常常是拿了一种形状的东西,像个铲子,我就说是铲子;像个镰刀,我就说是镰刀。实际上农具应该根据它的使用痕迹作研究。比如说镰刀,用它割过谷物后会留有硅酸体,而硅酸体会发出一种硅质光泽,这用光图一看就知道了。而这部分工作,我们现在还没有人做。在考古发掘中发掘出一把铲子,这铲子当然是可以翻地的,但也可以是挖坑、挖沟的。那么翻地的铲子有什么特点?翻过的地跟没翻过的地,在土壤的结构上是不一样的。这个工作,我们也没怎么做。
还有一个,就是有些农学家对野生祖本的研究不够。比如,我们知道栽培稻有粳稻、籼稻两种。过去农学家就认为粳稻是籼稻变来的。现在的研究发现,野生稻就分粳和籼。实际上普通野生稻还不止这两种。栽培稻呢,就有一点麻烦。栽培稻的基因一般很难保留。所以,以后在找到河姆渡这样的遗址的时候,要特别加以保护。
中国的农业,在它起源的时候,就在世界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往后中国农业的发展又走了一条非常特殊的道路。有意思的是,现在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在农业起源地湖南,把我国农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开云电子游戏人文学院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