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入选“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我惊喜之余,又感觉自己很难承担。党和国家对我太优厚、太器重了,给予我的太多了。而我付出的、应做的比起党和国家给予我的又太少了。我真是诚惶诚恐。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我的关怀。党和国家授予了我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我唯有倍加珍惜、不懈奋斗,用理想信念影响更多人,以实际行动回馈党和人民对我的期望,才配得上这份殊荣,才无愧于习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厚爱。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有感触,一定要全力以赴继续做好学问。法制史的研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想组织力量,继续编写有价值、有意义的大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历史镜鉴。法制史的研究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即如何将古代的精华和今天的现实对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这是新中国法治建设者、理论研究者共同的使命与担当。要答好这道时代之问,需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教育事业最伟大之处就是培养人才。古书中常有三句话:“兴礼乐、建学校、树人才。”我总感觉到当今世界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一名永不退休的终身教授,我将继续尽力将所有为学、为人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希望培养更多党和国家需要的优秀的法治人才,使“后继不乏人,后继更胜人”,为全面依法治国做出更好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广大教师、各行各业都努力培养各自领域的专业人才,让中国培养的人才能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少年强则国强。我当年组织编写《中国法制通史》《中华大典·法律典》和《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的时候,既邀请了老一辈的专家,也吸纳了大批博士生和中青年学者。后者经过历练,大多成为编著上述图书的主力军和推动中国法制史学发展的生力军。我希望当代的青年学生们,戒骄戒躁,甘于下真功夫、苦功夫,甚至笨功夫去做好学问,切忌避难就易,人浮于事。同时,我也希望当代的年轻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发扬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弘扬忠诚、执着、朴实的英模品格,努力发展成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