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团宣通讯社
2013年,蝉鸣盛夏,刚结束高考的一群学子怀着些许的忐忑与美妙的憧憬,在志愿栏中写下了“开云电子游戏”。于是,他们以“民商1307班”之名汇聚在一起,他们用四年的时光证明:最好的“我”离不开最好的你们,四年伙伴,一生陪伴!
介绍:民商经济法学院本科生2013级法学专业07班,共有49人,其中中共党员15人,在校期间,班级多数学生曾任校院两级学生组织、社团部长以上级别学生干部,获得“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校“学术十星”优秀论文奖、“创新论坛”一等奖等荣誉数十项。截至2017年6月15日,保送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开云电子游戏等校研究生14人,出国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康涅狄格大学等校深造9人,在新疆、西藏、宁夏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已签约或拟签约参加工作、支教的毕业生10余人。
无敌大七班
等待进入大学的那个暑假,班级微信群——“无敌大七班”的隔空喊话,让散落在全国20余个省份的49个少年迅速熟络起来。怀着对新生活和新同学的期待,民商1307班的同学们在群里讨论着对学习生活和班级建设的想法,董天元回忆道:“从一开始我们就不怎么‘水群’,即使在班群里聊得热火朝天,也多是讨论一些对参加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看法。”
开学之初,从线上到线下,整个班里的同学们仿佛小别重逢的老友,分外亲切。辅导员张葆老师至今回想起第一次班级见面会时的场景,都喜出望外又流露着些许骄傲,“这个班的同学都特别有自己的想法,班会上问了很多关于大学生如何更好成长、进步的具体问题,能感受到那些问题都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思考和准备。”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法大生活,大一班委组织了好几次学习经验分享会。魏若竹回忆起自己度过“迷茫期”的经历,不禁感谢起当时应邀参加分享活动的一位大二师兄:“当时听了师兄和我们分享的平衡社团与学习关系的方法,茅塞顿开。”
经历了短暂的适应期,“无敌大七班”的功能转型为交流和分享学习资源以及学校教务、考务信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法学专业课程,特别是必修课、专选课课程的递增,到了大二时,个人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目标难免有些吃力,感受到这个问题后,高一丹每周都会把多位老师的课程录音在线分享,数年如一,“每次都会有很多同学开心地表示感谢,我觉得心里暖暖的,能为大家做一些事情,就是一种幸福。”
或许正是在这样融洽、共进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七班的同学们渐渐地开始在校园里崭露头角,在学院参加校运会的各个田径训练队中、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模拟法庭竞赛的赛场上……有学生组织中的主要学生干部、有“学术十星”“创新论坛”的学术达人、有偏远地区法律援助和支教服务的志愿者……
团结的队伍有力量
1307班的同学们,不论身在何方,都会牢牢记住自己是七班的一份子。从大一新生运动会全员出动开始,这种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已初露端倪。每次院里组织篮球、足球等集体比赛项目,“无敌大七班”里总是一片“云响”,即使“插不上手”的同学们也都会主动地去加油助威。
让大部分同学都印象颇深的是学院组织各班级开展的文艺比赛,班委和文艺骨干早早就设计好了舞蹈动作,排练期间,同学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在固定时间参加训练,很多人为了彩排都让渡了自己休息和娱乐的时间。然而,比赛当天突然下雨,导致比赛改期,毕业班班长也尔帕说着笑了起来:“我们提前租好的衣服连穿都没穿就还了回去,又因为来不及租借新的服装,最后还是全班同学们一起商定,尽可能地穿着统一服装去参加了比赛。”当主持人宣读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时,“我们班的同学,一激动,就把当时的班长毛欣铭给举了起来。”时任文艺比赛组织者的贾如茵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们班的同学们团结、懂事、知感恩”,从大一到大四,从学习到就业,越来越多的具体班务需要全班同学的理解和配合,“每次进行信息报送、汇总或者开展其他需要同学们配合的工作时,大家都会及时回复和各自做好份内的事。其他需要班委协同开展的工作,也从不推脱。”毕业班团支部书记杨惠深有感触,“我们班做事效率高,也很少出错,从不给老师和学院添麻烦。”
“如果说1307班之所以能稍稍有点成绩的话,我想那源于这个班级的规划性和凝聚力。”张葆老师欣慰道。四月份的毕业班会座谈,当时很多人都在外地求学、实习,但一听到班级有活动,大家都迅速地更改了自己的计划安排,回到了学校,集结在一起。“这种精神能够保持四年,是非常难得的。”
感恩,四年的陪伴
法大六月的关键词,注定是“离别”。小小的校园里,放眼是“学士服”,漫步着留影者,仿佛想把每一秒四年的时光永远留在2017年的六月。
尚未离别便已开始怀念。“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班级生活,我想用‘陪伴’来形容。”也尔帕深沉地说着,“因为陪伴,所以有了心底里的那个‘民商1307’,所以有了这个集体,真期待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法大军都山下的再重逢,‘在牛前,等你们。’”
难忘那些初识、相知,一起欢笑、一起奋斗的日子。“在法大,遇到了法学界的良师,认识了可爱、善良、优秀的同学们”,这是杨惠心中对法大最大的感恩和“确幸”。这些时光恍如梦境。这座小小的校园里承载了太多过去的梦,也托起了太多未来的梦,但哪怕是从万般不舍中醒来,离别近在眼前,“感恩”二字不足以倾尽对这里的情愫。“在我的内心,法大很大。”杨惠感慨。
离别的足迹,在时光中悄无声息的渐行渐远。在四载法大时光里,民商1307班49名同学有缘相遇,共同经历,彼此陪伴,凝聚共进。也许,他们中的某一个人,不是这个校园里最耀眼的,但四年,49张年轻的笑脸,早已成为记忆中没人能取代的你、我;也许,慢慢地,“无敌大七班”不再那么活跃,但四年,1389个日日夜夜,谁能忘记那段青春岁月?
四年,让班级的每一个人成了“最好的我”,也让整个班级成为“最好的我们”。